“刻章救妻”案结不是一个人救赎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木须虫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木须虫
41岁的北京人廖丹家境困难,为了给身患尿毒症的妻子做透析,伪造医院收费单据,骗取北京医院医疗费17.2万余元。7日上午,东城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宣判,以诈骗罪判处廖丹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并处罚金3000元。“我终于可以在家照顾妻子了,我会一直好好表现。”廖丹如释重负。(12月8日《新京报》)
廖丹“刻章救妻”案最终尘埃落定,“判三缓四”的结果,被众多网友称为“冬天里最温馨的新闻”。的确,这个结果让善良的人们了却了不少的牵挂:廖丹未因无奈之“恶”,从此跌入人生的深渊;廖丹之妻也未因此事,最终失去今后生活的依靠。从良善的角度来说,这真的值得庆幸。
不过,廖丹“刻章救妻”案从被关注一刻开始,就引发人们的深思:假如我们的医保制度再健全一点,社会公益更成熟一点,“刻章救妻”的悲剧是否就能够避免?显然,当社会成员因无助而为恶,其实这个社会和每个成员都有罪责。
综观廖丹“刻章救妻”案后的发展,应该说,它承载了社会的自我反思,也完成了公共责任的自我救赎。一方面,民间爱心与社会公益迅速跟进。其中,广东省珠海市政协常委陈利浩以及微博名人薛蛮子等人发起捐助,用于廖丹妻子透析用的善款金额达到50万元,可维持其透析10年。廖丹授权一家基金会全程执行善款,专款专用。7月16日,廖丹向东城法院退还了全部案款,这些钱均来自捐款,被骗医院对其行为予以谅解。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大病医保制度的完善。
现在,法院又依法从轻做出了符合民意的判决,这不仅是法不外乎于人情的司法温情,更可以解读为社会保障机制与社会公共救助机制的不畅,所诱发的犯罪,理应共担责任的社会意义。所以,从“刻章救妻”案中让人看到的,还是社会自我净化与自我成长的力量。
“刻章救妻”案结不是一个人救赎。集体的“拯救”让廖丹远离了贫困与牢狱,将悲剧变成了喜剧。但是,拯救廖丹仅仅只是一个开始,防止下一个“廖丹”再出现,才是终极目的。城市应该畅通弱势群体的救助渠道,形成公共保障、公共救济与公益救助三位一体的救助机制,用不同层次的保护,为生命共有的尊严,筑起一道情感的大堤,释放出推己及人的共同情感。“刻章救妻”案结,是一个结束,更是另一个开始。
由Admin于周六 八月 31, 2013 7:03 am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