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大视野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语文大视野

以文解文,文人互观。

请各位同学申请账号时按照要求注明班级座号,非标准格式的用户名将被封号。
请各位同学在原帖回复,不要另起炉灶,以便统计。如果已经另起炉灶的同学,请尽快搬回原楼。近日内会进行“大扫除”。
由于论坛默认字号较小,为了方便各位同学阅读,在编辑帖子时可以先选定要改动字号的内容(即刷黑),然后点击编辑按钮中倒数第四个“双A(字号)”按钮,选择你需要的字号。
系统已更改,若同学们的头像不显示了,请重新设置。

您没有登录。 请登录注册

女孩向路人借手机打电话遭拒 市民:担心被骗

3 posters

调查:西安13岁女孩寻母向路人借手机打电话遭拒,随后记者带其再次试验,路人中10人有6人不愿借,你认为:

女孩向路人借手机打电话遭拒 市民:担心被骗 Vote_lcap43%女孩向路人借手机打电话遭拒 市民:担心被骗 Vote_rcap 43% [ 3 ]
女孩向路人借手机打电话遭拒 市民:担心被骗 Vote_lcap14%女孩向路人借手机打电话遭拒 市民:担心被骗 Vote_rcap 14% [ 1 ]
女孩向路人借手机打电话遭拒 市民:担心被骗 Vote_lcap43%女孩向路人借手机打电话遭拒 市民:担心被骗 Vote_rcap 43% [ 3 ]
投票共计 : 7


向下  留言 [第1页/共1页]

无声起舞 05 班副

无声起舞 05 班副
司徒

一名13岁女孩,在等不到妈妈的情况下,在东关正街人人乐超市门口向路人连借两次手机,没人借,小女孩伤心地哭了。昨日中午,在本报记者见证下,小女孩再次体验借手机经历,结果10人中仅4人愿意借,4人说没带,一人说没听清楚,还有一人说没电了。体验完毕,小女孩又哭了。
  事件

  3月10日下午

  向路人连借两次手机被拒,小女孩伤心流泪

  "以前都借过别人电话,这次他们为什么都不借给我。"昨日上午,说起前一天的经历,张蕊(化名)再一次忍不住伤心流泪。13岁的张蕊是一名初二学生,3月10日下午4时40分,培训班下课后,就到超市门口等妈妈,等了好几分钟,也没看到妈妈。

  这时张蕊看到一名50多岁的妇女站在超市门口,于是就说,"奶奶,我等妈妈,你能把电话借我用一下吗?"张蕊说。

  "那位奶奶得知我找妈妈时,就让我在这里等着就行了,然后离开了。"张蕊说,奶奶走后,她到超市内找了一圈妈妈,还是没找到,于是再次来到超市门口,这次她看到一位20多岁的阿姨。

  "阿姨,能借你电话用一下吗,我妈妈来接我,一直没见人。"张蕊说,当时那名阿姨说,"她在等朋友,马上就出来了,2分钟后,她和朋友离开。"张蕊说,当时还想到用公用电话打电话,但没钱。

  "为什么没找第三个人借电话。"记者问。张蕊说,前两个都拒绝了,她没信心了,就想独自回家,刚走不远就碰到妈妈,忍不住哭起来。

  张蕊说,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老师都教导他们要乐于助人,在她的心目中,大家应该都会借给她的,"举手之劳为啥都没人帮?"

  "看到娃,我就感觉她好像哭了,一问经历,我心里也很委屈。"昨日上午,张蕊的妈妈殷女士也为女儿的遭遇伤心流泪。

  殷女士说,当时,她之所以晚到了超市门口一会,是去给孩子买水果了。殷女士说,她平时遇到这种情况,也经常将电话借给别人用,这次,也伤了她的心。

  "为这事,我纠结了一晚上,看起来是个小事情,但反映的是一个社会问题。"殷女士说。  

体验




  昨日中午,记者带着小女孩及其妈妈再次到小女孩借电话遭拒的东关正街人人乐超市门口,准备再次体验借电话经历。体验规则是:小女孩以找不到妈妈,需要借电话为由,继续找陌生人帮忙,看有多少人能借给电话,记者再采访借与不借的人。



  10人中4人愿借6人不愿借,听听他们借与不借的理由

  老年夫妇 昨日12时10分

  一对约60岁的老年夫妇从超市走出,张蕊上前说:"爷爷你好,我找不见妈妈了,能借你的手机让我打个电话吗?"老人稍稍迟疑了一下对张蕊说:"我们没有电话。"匆匆离开了,张蕊的脸上写满了失望。

  随后就访在这对老人走远之后,记者跟上前去,询问为什么没给小女孩借电话,"我们真的没带电话,如果带了,肯定会借给她的,小女孩看着挺可怜的。"说着两人还专门拍了拍衣兜。

  红外套女子 12时20分

  12时20分,张蕊跑到一个穿红色外套的女子身边,向她借电话。"阿姨,我和妈妈走散了,能借你的手机给我妈妈打电话吗?"红衣女子二话不说,掏出自己的手机,帮助张蕊拨通了电话,这次借手机成功,张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随后就访借电话者叫王蕊,26岁,是人人乐超市食品部的一名职员。她说,这是她应该做的,"看着小女孩眼睛红红的,不像骗人,之前,我也在门口将电话借给过别人使用,真的没有啥。"王蕊说。

  年轻男子 12时35分

  12时35分,一名年轻男子拎着东西从超市出来,张蕊跑到他面前说借电话的事情,还没等张蕊把话说完,男子立即摇头,很不耐烦地表示"没有",等他的家人从超市出来,一起离开了。

  随后就访这名男子随后告诉记者,当时真的没听清楚,女孩要借电话,他以为是小孩要卖电话,如果知道她借电话,当时就给了。

  一家三口 12时40分

  12时40分,看到带着小孩的一家三口走出超市,张蕊赶紧上前,向他们借手机,张蕊说:"阿姨,我想借你的手机用一下,我和妈妈走散了。"女士怀疑地看着张蕊,回答说:"我出来没带电话。"随后一家三口离开了。

  随后就访记者挡住这一家三口,孩子的妈妈,"星期天不上班,平时电话太多太忙,今天真的没带电话。"

  40多岁女士 12时45分

  12时45分,一名40多岁的女士从超市推着车子走出,张蕊就跑了过去:"阿姨,我想借你电话给我妈妈打电话。"听张蕊说和妈妈走散了,这位女士立即关心询问,妈妈现在在什么地方,怎么走散的?随后她说"我帮你打吧",就拿出手机,拨通张蕊妈妈的电话,让她赶紧过来把女儿接回家。

  随后就访这名借电话的人姓杜,今年48岁,多年前,她女儿上中学时,就被一名冒充老师的人将自行车借走,再没归还,因此,她对借东西这种情况,有些顾虑。

  "当时看到小女孩时,心中也有想法,所以我就没给她电话,而是自己拨通了。"杜女士说,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帮助了小女孩。

  50多岁女士 12时50分

  12时50分,一名50多岁的女士走了过来,张蕊上前说:"奶奶,麻烦借一下你的电话……"没等张蕊说完,女士摆手说道:"我没带电话。"

  随后就访这名女士53岁,就在超市附近居住,"来超市买完东西就回去了,所以就没带电话,看着她也挺可怜了。如果带了电话,肯定会借给她。"

  12时55分三名男子

  12时55分,一行三名男子走出超市,张蕊过去说:"伯伯,我能借一下你的电话吗?我找不见我妈妈了。"一听这话,男子立即转身对年轻人说:"把电话给孩子用一下。"其中一个年轻人拿出了手机,递给了张蕊,张蕊拨通妈妈的电话,说完之后把电话还给对方,连连致谢。

  随后就访这名中年男子叫焦博,今年45岁,"看到这样的情况,肯定要帮助她的,更何况她是一个小女孩,这也是应该做的。"

 戴眼镜男子 13时05分



  13时05分,一名戴眼镜的年轻男子走过来,张蕊跑过去借手机。男子警觉地看了看四周,仔细询问张蕊,遇到了什么麻烦,确定了情况后,男子掏出手机,拨通张蕊妈妈的电话,对张蕊的妈妈说:"你姑娘在人人乐超市门口找你,你赶紧过来吧。"随后,该男子对张蕊说:"我帮你联系好了,你妈妈马上就过来了,别着急。"随后离开。

  随后就访这名男子姓陈,今年30岁,是一名设计师,在阎良区工作。

  陈先生说,以前上学时,有两个小女孩向他借过钱,他就感觉有点悬,看到张蕊后,他本能地看了看四周,"看看有没有她的同伙,或者可疑的人。"陈先生说,为防万一,他没将电话给张蕊,而是自己拨打,"这种情况,如果对方有问题,我从电话里就能听出来,打通电话后,孩子的母亲很客气,我就想应该是真的。"

  50多岁夫妇 13时15分

  13时15分,一对50多岁的夫妇走出超市,一听张蕊说要借手机,男子边躲边说:"我没电话,没有的。"离开的时候还念叨说:"一看就是骗人的。"一听这话,张蕊的眼眶又红了。

  随后就访记者挡住这一对夫妇,询问为什么没将电话借给小女孩,这名男子称,"真没带电话,如果带了咋能不借呢。"

  年轻女子 13时20分

  13时20分,一名年轻女子带着一个小男孩,从超市走出来,张蕊走到女子面前,向她借手机,女子仔细打量了一下张蕊,随后告诉她:"我手机没电了。"带着孩子走了。

  随后就访这名女士说手机没电了,可是离开小女孩不久,就掏出手机来把玩,而且还给别人拨打电话,"刚才为什么没有给小女孩借手机。"面对记者询问,这名女士回答也很干脆,"没有人向我借手机啊!"

  体验完毕小女孩和妈妈都哭了

  13时30分,体验完毕,张蕊的眼泪再一次流了下来,她感觉帮助她的人太少了,即使是体验也显得很无助。

  "刚才说电话没电的那个女士,我真想把她拦住问问,为什么不借电话给我女儿。"殷女士的眼泪也流了下来。她说,在第四个人没有给借电话时,她就接到老公的电话,"老公说,别体验了,回来吧。"

  殷女士说,她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女儿要助人为乐,现在经过这件事,让她疑惑是不是还要这样教育孩子。"我更希望能通过这件事,唤醒更多人的良知。"

  在张蕊看来,这一切不是她想象中的那样,怎么和学校老师教的不一样,她感觉委屈。体验结束时,她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此时,远远站在一旁的母亲殷女士也早已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她跑过来,拉着小张蕊的手,两人流着泪,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不愿借手机市民怎么看

  现在有的人怀疑太多

  采访中,记者还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对于借电话这件事,各种说法都有。

  市民李先生认为,借手机一事,反映的不是借不借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有时候,真的不能怨别人。他说,小悦悦事件(2011年10月13日,2岁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视而不见,最后一名拾荒阿姨施以援手,引发网友热议。)老人摔倒扶不扶等经过媒体报道,也引发了众人的思考,每一个成年人在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都有自己的判断,比如说,她是不是骗人的,自己如果帮了,会不会对自己造成不利。

  市民何女士也是个家长,她的儿子也曾经遇到过类似事情,其实大家在乎的不是电话费,而是感觉现在的人对任何事情都持有怀疑态度,"想得太多"。

  裴先生曾经有过类似遭遇,自己有一次没带手机,准备让妻子送过来,"结果找了好几个人,有年轻男女,有中老年人,但大家都不借,最后一名清洁工将手机借给了我,现在想来,还深有感触。"

  孩子受委屈专家这样说

  乐于助人的价值取向应该坚持

  谈及此事,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宋馨表示,借手机受挫,让小张蕊年幼的心灵受到了创伤,也开始反思自己以往助人为乐是不是正确的,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期,这时候,家长和老师应该坚定地告诉孩子:"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给孩子树立正面、积极的价值取向,告诉她即便受到打击,但正确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不能改变。

  "如今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有很强的戒备心理,这不能说是错的,很多人害怕上当受骗,当别人求助时第一反应就是防范,这也无可厚非。"宋馨说,"但大家要尽可能地去保护、帮助弱者。如果你持怀疑态度,可以告诉她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她去打公用电话,借她点零钱等;或者可以把她带到一个安全的环境,再把手机借给她,这样处理问题,既不会对自己造成安全隐患,也能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

  本报记者刘立春毛蜜娜

  编后

  在小张蕊看来,她遇到的事情"怎么和学校老师教的不一样",这让她感觉很委屈。

  我们无意对不借手机的市民进行道德评判。但是,孩子们往往就像一张白纸,他们心目中的世界是美好而单纯的,这就需要成人世界在处理和孩子的关系中,更多地展示一种人人互信、助人为乐的社会美德,尤其是对处在"很关键"年龄段的孩子。此外,老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需要让孩子懂得,挫折也是一种人生经历,是他们在成长道路上的必然历练,如专家所言,要树立正面、积极的价值取向,即便受到打击,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也不能改变。只要眼中能看到积极向上向善的一面,心中就会充满阳光。

2女孩向路人借手机打电话遭拒 市民:担心被骗 Empty 女孩借手机是对社会的一次“体检” 周二 三月 13, 2012 4:26 pm

无声起舞 05 班副

无声起舞 05 班副
司徒

西安一名13岁的女孩,在等不到妈妈的情况下,在东关正街人人乐超市门口向路人连借两次手机,但却无人肯借,小女孩伤心地哭了。日前,在媒体记者见证下,小女孩再次体验借手机的经历,结果10人中仅有4人愿意借给,4人说没带,1人说没听清楚,还有1个人说没有电了。体验完毕,小女孩再一次流下泪来。她感到非常无助,也感到非常委屈。
  委屈的不光是这位女孩,还有她的妈妈。体验一结束,远远站在一边的女孩的母亲殷女士,也早已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她跑过来拉住女儿的手,两人流着泪,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我相信,在“学雷锋纪念日”刚刚过去,在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学雷锋宣传又较往年力度更大的时候,西安街头的这一幕,实在是一幕令人汗颜的情景。如果试验的不是一个女孩而是一个大人,情况会更加糟糕。难道坊间调侃的“雷锋叔叔没户口,3月来了4月走”,现在要被“5号来了6号走”取而代之吗?自然,我们不必为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忧心忡忡,毕竟[要查看本链接请先注册登录]期间三位代表联名建议全国推行“一元关爱计划”,就源于西安这座古都。但对这件事情折射的社会情态,也不能无动于衷。

  不妨分析一下不肯借手机的具体原因,6个人中,表示没带手机的就有4位,另外1个人以为小孩要卖电话(手机),如果知道小孩是借手机,当时就给借了。还有1个人说手机没有电了。这就说明,大多数人并不是干脆拒绝,至少是心存疑虑。比如其中一对50多岁的夫妇,男的说“一看就是骗人的”。虽然现在无法证实这些人的推托,到底是真实情况,还是一个借口,然即便就是“借口”,也算是事出有因吧。

  这样说,是因为现今社会之中,的确有道德滑坡精神颓废的现象。试想,在诸多造假事件轮番上演,弄得人眼花缭乱真假莫辨的时候,社会的诚信大厦摇摇欲坠,甚至坍塌,这就怨不得人们互信程度的降低。不是有人假装可怜、行乞于市,甚至有人弄残儿童,让他们充当赚取同情的道具?特别是在官员造假、***,却在台上人五人六正襟危坐,大谈反腐倡廉重大意义的时候,人们的信任度就会大打折扣。这时,人们就会对一些拿不准的事情格外警剔,生怕带来不测,以致形成某些成见,并把成见上升为处世的经验。就像“一看就是骗人”的那样的断言。这一点,你只要看看借手机给女孩的4个人中,3个人是代为拨打,就能体察得到。

  所以,应当把这次体验,看作是一次“体检”。当然体检的不是某个个人,而是整个社会。女孩体验的价值,就在于再次证实了社会的病灶,或者说对于社会早已存在但却显得麻木的病情,再次提出了振聋发聩的警示。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从这件事情中惊醒过来,杜绝其产生滋长的原因,人际之间的冷漠,还会继续存在下去。结果,加大了社会交往的成本,阻滞了社会效率的发挥。举例来说,你发现了[要查看本链接请先注册登录]抢劫杀人的线索,急需报告警方,但因为不能及时传递信息,贻误了最佳侦破时间,最后警方不得不重金悬赏。而重金之中,又包括了社会成员的血汗。这类事例,难道还鲜有发生吗?

3女孩向路人借手机打电话遭拒 市民:担心被骗 Empty “借手机试验”试不出真实的道德 周二 三月 13, 2012 4:31 pm

无声起舞 05 班副

无声起舞 05 班副
司徒

一名13岁女孩,在等不到妈妈的情况下,在西安市东关正街人人乐超市门口向路人连借两次手机,没人借,小女孩伤心地哭了。11日中午,在记者见证下,小女孩再次体验借手机经历,结果10人中仅4人愿意借,4人说没带,一人说没听清楚,还有一人说没电了。体验完毕,小女孩又哭了。(3月12日《华商报》)



对这个13岁的小女孩来说,两次借手机的经历都是失败多于成功,这可能或多或少会在她的心里留下一些阴影。但一次“借手机试验”试不出真实的社会道德,如果仅仅因为10个人中只有4个人愿意借手机给女孩,我们就把身边的人按照道德高低进行四六分类,那无疑是过于草率和悲观的。

对陌生人的求助过于[要查看本链接请先注册登录],社会成员之间的不信任感等等,这些是道德范畴的问题,却并不仅仅只是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在其作用,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比如经常有违法犯罪分子利用借手机来进行诈骗甚至是抢夺,公众自然会提高自己的警惕心和自我防范意识。那么,在这种心理暗示之下拒绝借手机给这个小女孩,就不是简单的道德问题,而仅仅是为了自我保护。既然是做试验,就应该看到问题的两面性,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更客观真实。

其实在试验中这10个被借手机的人当中,有人可能确实没带电话,我们显然不能简单地指责其“缺乏道德”;还有人虽然没有直接把手机借给小女孩,但是却帮助她拨通了妈妈的电话,他们在保护了自己的同时,也帮助了别人,其做法值得称道。

乐于助人的价值取向永远都不会过时,“借手机试验”可以看做是对我们的一个善意提醒。但我们还是应以更理性、更乐观的心态看待这件事,正如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曾经拒绝了我们的求助,就把他打上道德低下的标签,归为另类一样。

4女孩向路人借手机打电话遭拒 市民:担心被骗 Empty 评论:小女孩借手机找妈妈你借吗? 周二 三月 13, 2012 4:36 pm

无声起舞 05 班副

无声起舞 05 班副
司徒

  [要查看本链接请先注册登录]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陈庆璞 一名13岁女孩,在等不到妈妈的情况下,在西安东关正街人人乐超市门口向路人连借两次手机,没人借,小女孩伤心地哭了。11日中午,在记者见证下,小女孩再次体验借手机经历,结果10人中仅4人愿意借,4人说没带,一人说没听清楚,还有一人说没电了。体验完毕,小女孩又哭了。



  ——《华商报》

  ■不是不愿意借,是不敢!你以为我们谁会心疼那几毛钱话费吗?

  ■我曾经借给别人用过手机,那女生还给我一元钱话费。我把那一元钱给乞丐了。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关键是骗子多了防不胜防。

  ■要是个大人你有戒心倒也罢了,一个小女孩,还能有什么样的手段啊。

  ■支持,对一个小女孩还这样不信任,实在是不应该,人的判断力不能如此过敏哪!

  ■就有一些大人带着孩子行骗的。

  ■不就是用一下手机嘛,一个13岁的女孩,能从你手机上骗到什么?几百元钱还是几个电话号码?至于拒绝吗?看来,人性还是要不断受到感化,要不然,人与人之间会越来越陌生……

  ■希望能唤醒大家心底最脆弱的心。

  ■我觉得这记者也挺不厚道的,人们有戒心本来很正常,结果一测试那60%的人成了冷漠的代名词了。

  ■对,你借手机这事就是假的,不觉得这样也很过分吗?借手机的人知道了,你这样测别人,他以后还会借吗?

  ■以这样的方式来测试路人的善心首先就有问题,方法就不对,随便下这样的结论很不负责!

  ■还是希望能唤醒那些不愿意帮助别人的人。世上还是好人多!

  ■遇上谁,我想都会有所顾虑的!

  ■说实话,我也遇上过类似的事,急得要命,最后还是陌生人帮助了我。希望大家在提高警惕的前提下,多一点爱心!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气确实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借与不借都没错。

  ■现在的小店都有固定电话,说明理由等妈妈付费就可以了,借手机给陌生人我都很尴尬。

大家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讨论。

文人莫客(伪)513

avatar
状元

先围观,然后……
我认为,这现象已屡见不鲜了。之所以人们大多数不借,不是他们不想借,而是他们不敢借,因为现如今太多诈骗分子了,搞得人心惶惶。当然也不排除那些人不想借的原因,毕竟有那些对他人漠不关心的人

文人莫客(伪)513

avatar
状元

班副,我顶你

无声起舞 05 班副

无声起舞 05 班副
司徒

谢谢

请叫我小哥0523

请叫我小哥0523
伴读书童

板斧 亮了 才5个人投票!!!

返回页首  留言 [第1页/共1页]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