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通常会有两个决然对峙的词:楚河、汉界。有时候,它们会让我不经意地想起一段历史来。
历史上的那场斗争,显然比棋盘上的斗争残酷血腥得多,只是前者的技术含量未必比后者高出多少,这就是我当下的一己之见。
然而这并非我的原创思想。关于“棋上谈兵”的妙论,棋圣吴清源早有专美于前。他的妙论固然使我感到惊喜,但让我感叹万分的,还是那沉重的历史。
在我看来,传世文献其实只是给那段历史勾画了轮廓,而历来的文艺作品则把它涂抹得汁水饱满,或者血肉模糊。现在,我只想让它在我的笔下写意化——
当刘邦已经修炼出“忘义灭亲”神功,并且达到“厚而无形,黑而无色”的思想境界的时候,项羽还只是一个因没学好管理学而略显专断自用的杰出青年领袖。
在西汉王朝“解放战争”进入高潮并接近尾声的那两年,项羽在与刘邦交锋时,几乎每一次都输在了策略上。
据史书的记载,其实更早的时候,他们两人就有了明显的思想分歧。当初在观瞻出巡的秦始皇的威仪时,他们在人群中就说出了不同的话,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而刘邦则说:大丈夫当如此也。
就这样,他们怀抱着各自的理想,在时势造英雄的年代里进行了努力的奋斗。
几年之后,项羽本来已经胜券在握了,他以“破四旧”的雄心和暴力,攻入咸阳,一把大火就使阿房宫丧失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能。但他却缺乏“立四新”的大略,他没有想过对其夺来的土地及其人民进行统一管理。相较而言,他似乎更乐意与别人分享胜利的果实,于是他给包括秦朝降将章邯在内的十七路将领都封了侯分了土,因为在瓦解秦朝政权的战争中,他们劳苦功高,且兵权在握。
于是分裂的帝国百花齐放。
只有刘邦,含苞待放。
另一支愤然怒放的花儿是田荣,因为拥兵自重的他没有获得封赏,这足以证明项羽在管理上的失误。
刘邦对项羽的封赏一直心怀不满,他梦寐以求的仍是“大丈夫当如此也”,但他却深藏不露。他先以阴谋养晦,而后才以阳谋夺权。他能取胜的关键还在于他已经熟练掌握了一套意识形态话语符号,以此来笼络手下和糊弄百姓,让他们相信那些来世也不能兑现的种种承诺。
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为了争夺最高政治权力,第一个隆重上演背诺失信闹剧的主角就是刘邦。有人因此才把他封为痞子文化的开山鼻祖。
据说从那以后,在中华大地上,有一种被现时代称为“逆淘汰”的现象,就不绝如缕,甚或滔滔不绝。
从来不守诚信的搞政治的人总爱对被政治搞的人说:诚信是一种美德。
古往今来,一如其旧。
二
历史就是那被实现了的一种可能。
对现代人而言,设想历史在另一向度上的可能,似乎比寻求历史的真实更能让人兴致勃勃。在历来中国文艺工作者心目中的历史人物排行榜上,那位让人悲情难抑、浮想联翩的西楚霸王的排位,总是高居不下。一个个主旨雷同充满叹怨气息的艺术作品,因此被反复鼓捣着。虽然他们在细节上不乏想象,但基本轮廓是固定的,也就是说,他们尊重历史,具有某种政治不正确的非娱乐性。
然而在现时代,某些假设历史的艺术作品却有了政治正确的娱乐性,比如电影《英雄》。
政治正确加娱乐性,莫非真是这个时代文化生产的时尚?
此时此刻,一个假设历史的命题作文恰好也摆放到了我的面前。这个让人兴奋不已的假设是这样的:假如项羽过了乌江……
可我无从兴奋,让我说什么好呢。
请允许我用准诗意的散乱文字来表达我对这位杰出青年的崇敬之意和悲悯之情吧。
当四面楚歌唱落了战士的眼泪之后,刀光剑影便割下了战士的头颅。一茬一茬的。
素来战无不胜的项羽终于在垓下受到重创。在刘邦设下的重围中,他意识到他只能将自己的军事天分坚持到底,其他的事物可能就顾不全了。
善解人意的美德,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就暴露出了它不好的一面,因为虞姬有这样的美德,于是她在美妙剑舞的一个旋转中,就掌握了死亡的主动权——在听完他那首暮气沉沉的打油诗之后。
虞兮虞兮奈若何啊!困了累了却没有“红牛”可喝的英雄,真不该叹出如此Microsoft的诗句来。
如果那时医术高明的军医可以挽救这位道德高尚的女人的生命的话,也许他在突围逃命的最后关头就不会一念回转、黯然神伤了。发展于东亚的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困境中的性爱,可以鼓舞英雄的斗志,比如长征。可惜项羽丧了偶,成了一架无处加油的战斗机。
没有人可以停止一位奇女子颈动脉豁口上的喷血,也没有人可以阻止一位军事天才的突围。
要知道他的逃命过程是多么的危险重重啊——带着八百骑兵冲出垓下,渡过淮河后只剩下百余人,逃到阴陵时,由于方言障碍被某位老农误导,陷入歧途,在沼泽地里又损兵大半。跑到四溃山下时,刘邦的追兵又一次把他们给团团围住了。项羽无所畏惧(反正他已无油可加),他将仅有的28位英勇战士兵分四路,从五千敌军的包围中冲杀了出去。然后领着20余骑战士继续扬鞭向南。
从垓下到乌江,项羽五百里狂奔,无人可挡。但是在长江边上,他却挡住了自己。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除了当代的伊沙,有谁伫立岸边时,不对面前的一条著名的大江大河产生点非批判性的感想呢?
刘邦的追兵真不该太慢了。这让项羽有了深入思考的时间。面对着滔滔东逝的流水,他完成了自身的一次创造性转化——
那时候他思无涯、情有寄,那时候江风飒飒、沙草青青,那时候汀野群鸥散,江天一鹭飞。
那时候一架无处加油的战斗机,变成了一枝会思想的易折的芦苇。
三
假如项羽过了乌江,又能怎样呢?
假如项羽过了乌江,他就不会卷土重来。这位刚过而立之年就历尽沧桑的军事奇才,他至多可以充分地享受决战乌江此岸的悲壮痛快,但他绝不会再次坦然地直面江东父老,以厚黑之术,重新振臂高呼招兵买马。作为一个有过七十几胜一负辉煌战绩的军事领袖,他已经足够伟大足够彪炳千秋。正如我以上所述,在大江边上沉思的时候,他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领袖,而是思想者了。他可以指挥战士们杀戮许许多多敌人的生命(包括坑杀秦朝降兵),但却无法拯救一个自己心爱的女人的生命,难道迟来的思考有什么错吗?他不是一个心狠手辣的职业政客,他不想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难道分土封侯有什么错吗?
假如项羽过了乌江,他也许会深深陷入对虞姬的缅怀之中一蹶不振,他也许会在对跟随他抗战到底的忠毅战士的悲思中孤愤难安。但他不必东山再起,因为他已经学会了如何运用超越干戈之力以外的软性力量。在抱着失血过多的虞姬的时候,他也许就开始领悟到了自杀的超然。当年近四十的时候,他就渐渐明白,他对她“思念依然无尽意”,那绵延不息的“思念”,就是软性的力量。
假如项羽过了乌江,他也许会隐姓埋名,孤老一生。他生活的实质就是流亡,逃避刘邦的追杀。只要他一日不死,刘邦就一日不得安生。当年过五十的时候,他就彻底明白了,只要刘邦永远也找不到他,他就在策略上战胜了刘邦。牙齿掉光以后,舌头还在,那就是一种软性的力量。
多年以后,他可能也会娶妻生子。他会把他的英雄事迹,以口述史、打油诗或说唱的形式传给后人。以便司马迁为他撰写《本纪》的时候,多一些宝贵素材。
多年以后,他埋下虞姬头颅的四溃山,想必早已长出了一种婀娜多姿的植物,当地那些没有死于战乱的人们给它起了一个美好的名字:虞美人。他肯定会偷偷托人带几株回来,种在自家的菜地里,供他观赏和想入非非。当他年过六十的时候,他才彻底明白,他的妻子从来就不曾吃过任何一种植物的醋,她至多只会担心他的ED问题。
假如项羽过了乌江,包括刘邦在内的许多大小人物的心里都会产生浓厚的阴影,他们将会频繁的从噩梦中惊醒,直到老死。他们或曾被他义薄云天的行为感动过,或曾被他威严霸气的眼光射伤过,或是被他的雄兵猛将挫败过。在宴会上,在沙场中,在噩梦里。他们无论如何也消除不掉内心的那一分不安。
假如项羽过了乌江,那些尝到他血渍的鱼儿,就会被后人隆重命名:项鱼。现在江淮菜中就会增加一道小菜系:水煮项鱼、清蒸项鱼、红烧项鱼、生项鱼片等等等等。其中最有名的一道招牌菜叫“霸王别姬”,其做法如下:
一尾去了头的项鱼和一只脖子上有刀痕的土鸡被分别放入鸳鸯火锅的两边,在香浓的沸汤之中,“阴阳两隔”。
更惨的是,它们的尸骨即便在离开食客的口腔之后,也无法“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因为鱼骨头被猫叼走,而鸡骨头则被狗啃掉了。这正是饭店的特意安排。它将比周星驰《食神》中的“黯然消魂饭”还要让人难忘。
假如项羽过了乌江……
四
事实上,项羽最后并没有渡过乌江,确切地说,是长江。
项羽死了,死于战败。他由垓下逃亡,渡淮河,下阴陵,过东城,最后到了乌江才停顿下来,提着屠刀,立马成哲。
项羽死了,死于围杀。另一种美好的传说是自杀。他把自己的头颅馈赠给了他当年手下的一位叛将,这足以让人感激涕零。
项羽死了,死于重诺诚信。可刘邦还是害怕。在他身首异处之后,刘邦闻讯急忙赶到乌江边上,亲自验尸。刘邦命令手下把项羽碎尸,然后再拼组复原,在完成了这种古老的拼图游戏之后,刘邦才心满意足的离去。刘邦在江边积累的虐尸经验,后来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他和他的那个名叫吕野鸡的婆娘,后来在对待英布、彭越、韩信以及刘邦的另一位女人的身体时,就使用了大体相似的方法。而负责执行那次项羽碎尸任务的吕马童等五人,因此得到了侯爵级别的封赏,虽然他们的“突出贡献”,仅仅是先用武器在一位盖世英雄的的尸体上纵横劈砍,然后再用手把他拼组复原。
总而言之,那许许多多作为史实的斗争结局,都不象俗语所说的“世事如棋局局新”那样轻巧。
不管怎样,历史的可能性还是有限的。尤其是在某一个具体的史实上,比如楚汉相争。
即使项羽过了乌江,又能怎样呢?我想中国的历史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项羽最想做到的只是延长诸侯割据局面的时间。在那个具体的历史年代里,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水平以及由此形成的种种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限定了太多的可能性。
历史上,往往是外来的军事力量和异质的文化力量,才会对一个国家的历史产生结构性的影响,或由刺激引向发展,或由刺激导致禁锢。
时不利兮骓不逝啊。在结束本文之前,请允许我再做一回非娱乐性的假设吧。假如项羽真的过了乌江,我最希望的结局是这样的:后人在史书里只能加上一句:“越江而遁,寻无果,唯遗诗数卷焉。太史公《项羽本纪》遂将之齐录于传后”。也就是说,我想让本文第三节的大部分假设都能成立。
在心灵空闲之时,遥想到古代的一位政治不正确的军事奇才,竟成了一枝会思想的芦苇,那该是一桩多么美好的事啊。
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通常会有两个决然对峙的词:楚河、汉界。有时候,它们会让我不经意地想起一段历史来。
历史上的那场斗争,显然比棋盘上的斗争残酷血腥得多,只是前者的技术含量未必比后者高出多少,这就是我当下的一己之见。
然而这并非我的原创思想。关于“棋上谈兵”的妙论,棋圣吴清源早有专美于前。他的妙论固然使我感到惊喜,但让我感叹万分的,还是那沉重的历史。
在我看来,传世文献其实只是给那段历史勾画了轮廓,而历来的文艺作品则把它涂抹得汁水饱满,或者血肉模糊。现在,我只想让它在我的笔下写意化——
当刘邦已经修炼出“忘义灭亲”神功,并且达到“厚而无形,黑而无色”的思想境界的时候,项羽还只是一个因没学好管理学而略显专断自用的杰出青年领袖。
在西汉王朝“解放战争”进入高潮并接近尾声的那两年,项羽在与刘邦交锋时,几乎每一次都输在了策略上。
据史书的记载,其实更早的时候,他们两人就有了明显的思想分歧。当初在观瞻出巡的秦始皇的威仪时,他们在人群中就说出了不同的话,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而刘邦则说:大丈夫当如此也。
就这样,他们怀抱着各自的理想,在时势造英雄的年代里进行了努力的奋斗。
几年之后,项羽本来已经胜券在握了,他以“破四旧”的雄心和暴力,攻入咸阳,一把大火就使阿房宫丧失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能。但他却缺乏“立四新”的大略,他没有想过对其夺来的土地及其人民进行统一管理。相较而言,他似乎更乐意与别人分享胜利的果实,于是他给包括秦朝降将章邯在内的十七路将领都封了侯分了土,因为在瓦解秦朝政权的战争中,他们劳苦功高,且兵权在握。
于是分裂的帝国百花齐放。
只有刘邦,含苞待放。
另一支愤然怒放的花儿是田荣,因为拥兵自重的他没有获得封赏,这足以证明项羽在管理上的失误。
刘邦对项羽的封赏一直心怀不满,他梦寐以求的仍是“大丈夫当如此也”,但他却深藏不露。他先以阴谋养晦,而后才以阳谋夺权。他能取胜的关键还在于他已经熟练掌握了一套意识形态话语符号,以此来笼络手下和糊弄百姓,让他们相信那些来世也不能兑现的种种承诺。
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为了争夺最高政治权力,第一个隆重上演背诺失信闹剧的主角就是刘邦。有人因此才把他封为痞子文化的开山鼻祖。
据说从那以后,在中华大地上,有一种被现时代称为“逆淘汰”的现象,就不绝如缕,甚或滔滔不绝。
从来不守诚信的搞政治的人总爱对被政治搞的人说:诚信是一种美德。
古往今来,一如其旧。
二
历史就是那被实现了的一种可能。
对现代人而言,设想历史在另一向度上的可能,似乎比寻求历史的真实更能让人兴致勃勃。在历来中国文艺工作者心目中的历史人物排行榜上,那位让人悲情难抑、浮想联翩的西楚霸王的排位,总是高居不下。一个个主旨雷同充满叹怨气息的艺术作品,因此被反复鼓捣着。虽然他们在细节上不乏想象,但基本轮廓是固定的,也就是说,他们尊重历史,具有某种政治不正确的非娱乐性。
然而在现时代,某些假设历史的艺术作品却有了政治正确的娱乐性,比如电影《英雄》。
政治正确加娱乐性,莫非真是这个时代文化生产的时尚?
此时此刻,一个假设历史的命题作文恰好也摆放到了我的面前。这个让人兴奋不已的假设是这样的:假如项羽过了乌江……
可我无从兴奋,让我说什么好呢。
请允许我用准诗意的散乱文字来表达我对这位杰出青年的崇敬之意和悲悯之情吧。
当四面楚歌唱落了战士的眼泪之后,刀光剑影便割下了战士的头颅。一茬一茬的。
素来战无不胜的项羽终于在垓下受到重创。在刘邦设下的重围中,他意识到他只能将自己的军事天分坚持到底,其他的事物可能就顾不全了。
善解人意的美德,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就暴露出了它不好的一面,因为虞姬有这样的美德,于是她在美妙剑舞的一个旋转中,就掌握了死亡的主动权——在听完他那首暮气沉沉的打油诗之后。
虞兮虞兮奈若何啊!困了累了却没有“红牛”可喝的英雄,真不该叹出如此Microsoft的诗句来。
如果那时医术高明的军医可以挽救这位道德高尚的女人的生命的话,也许他在突围逃命的最后关头就不会一念回转、黯然神伤了。发展于东亚的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困境中的性爱,可以鼓舞英雄的斗志,比如长征。可惜项羽丧了偶,成了一架无处加油的战斗机。
没有人可以停止一位奇女子颈动脉豁口上的喷血,也没有人可以阻止一位军事天才的突围。
要知道他的逃命过程是多么的危险重重啊——带着八百骑兵冲出垓下,渡过淮河后只剩下百余人,逃到阴陵时,由于方言障碍被某位老农误导,陷入歧途,在沼泽地里又损兵大半。跑到四溃山下时,刘邦的追兵又一次把他们给团团围住了。项羽无所畏惧(反正他已无油可加),他将仅有的28位英勇战士兵分四路,从五千敌军的包围中冲杀了出去。然后领着20余骑战士继续扬鞭向南。
从垓下到乌江,项羽五百里狂奔,无人可挡。但是在长江边上,他却挡住了自己。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除了当代的伊沙,有谁伫立岸边时,不对面前的一条著名的大江大河产生点非批判性的感想呢?
刘邦的追兵真不该太慢了。这让项羽有了深入思考的时间。面对着滔滔东逝的流水,他完成了自身的一次创造性转化——
那时候他思无涯、情有寄,那时候江风飒飒、沙草青青,那时候汀野群鸥散,江天一鹭飞。
那时候一架无处加油的战斗机,变成了一枝会思想的易折的芦苇。
三
假如项羽过了乌江,又能怎样呢?
假如项羽过了乌江,他就不会卷土重来。这位刚过而立之年就历尽沧桑的军事奇才,他至多可以充分地享受决战乌江此岸的悲壮痛快,但他绝不会再次坦然地直面江东父老,以厚黑之术,重新振臂高呼招兵买马。作为一个有过七十几胜一负辉煌战绩的军事领袖,他已经足够伟大足够彪炳千秋。正如我以上所述,在大江边上沉思的时候,他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领袖,而是思想者了。他可以指挥战士们杀戮许许多多敌人的生命(包括坑杀秦朝降兵),但却无法拯救一个自己心爱的女人的生命,难道迟来的思考有什么错吗?他不是一个心狠手辣的职业政客,他不想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难道分土封侯有什么错吗?
假如项羽过了乌江,他也许会深深陷入对虞姬的缅怀之中一蹶不振,他也许会在对跟随他抗战到底的忠毅战士的悲思中孤愤难安。但他不必东山再起,因为他已经学会了如何运用超越干戈之力以外的软性力量。在抱着失血过多的虞姬的时候,他也许就开始领悟到了自杀的超然。当年近四十的时候,他就渐渐明白,他对她“思念依然无尽意”,那绵延不息的“思念”,就是软性的力量。
假如项羽过了乌江,他也许会隐姓埋名,孤老一生。他生活的实质就是流亡,逃避刘邦的追杀。只要他一日不死,刘邦就一日不得安生。当年过五十的时候,他就彻底明白了,只要刘邦永远也找不到他,他就在策略上战胜了刘邦。牙齿掉光以后,舌头还在,那就是一种软性的力量。
多年以后,他可能也会娶妻生子。他会把他的英雄事迹,以口述史、打油诗或说唱的形式传给后人。以便司马迁为他撰写《本纪》的时候,多一些宝贵素材。
多年以后,他埋下虞姬头颅的四溃山,想必早已长出了一种婀娜多姿的植物,当地那些没有死于战乱的人们给它起了一个美好的名字:虞美人。他肯定会偷偷托人带几株回来,种在自家的菜地里,供他观赏和想入非非。当他年过六十的时候,他才彻底明白,他的妻子从来就不曾吃过任何一种植物的醋,她至多只会担心他的ED问题。
假如项羽过了乌江,包括刘邦在内的许多大小人物的心里都会产生浓厚的阴影,他们将会频繁的从噩梦中惊醒,直到老死。他们或曾被他义薄云天的行为感动过,或曾被他威严霸气的眼光射伤过,或是被他的雄兵猛将挫败过。在宴会上,在沙场中,在噩梦里。他们无论如何也消除不掉内心的那一分不安。
假如项羽过了乌江,那些尝到他血渍的鱼儿,就会被后人隆重命名:项鱼。现在江淮菜中就会增加一道小菜系:水煮项鱼、清蒸项鱼、红烧项鱼、生项鱼片等等等等。其中最有名的一道招牌菜叫“霸王别姬”,其做法如下:
一尾去了头的项鱼和一只脖子上有刀痕的土鸡被分别放入鸳鸯火锅的两边,在香浓的沸汤之中,“阴阳两隔”。
更惨的是,它们的尸骨即便在离开食客的口腔之后,也无法“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因为鱼骨头被猫叼走,而鸡骨头则被狗啃掉了。这正是饭店的特意安排。它将比周星驰《食神》中的“黯然消魂饭”还要让人难忘。
假如项羽过了乌江……
四
事实上,项羽最后并没有渡过乌江,确切地说,是长江。
项羽死了,死于战败。他由垓下逃亡,渡淮河,下阴陵,过东城,最后到了乌江才停顿下来,提着屠刀,立马成哲。
项羽死了,死于围杀。另一种美好的传说是自杀。他把自己的头颅馈赠给了他当年手下的一位叛将,这足以让人感激涕零。
项羽死了,死于重诺诚信。可刘邦还是害怕。在他身首异处之后,刘邦闻讯急忙赶到乌江边上,亲自验尸。刘邦命令手下把项羽碎尸,然后再拼组复原,在完成了这种古老的拼图游戏之后,刘邦才心满意足的离去。刘邦在江边积累的虐尸经验,后来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他和他的那个名叫吕野鸡的婆娘,后来在对待英布、彭越、韩信以及刘邦的另一位女人的身体时,就使用了大体相似的方法。而负责执行那次项羽碎尸任务的吕马童等五人,因此得到了侯爵级别的封赏,虽然他们的“突出贡献”,仅仅是先用武器在一位盖世英雄的的尸体上纵横劈砍,然后再用手把他拼组复原。
总而言之,那许许多多作为史实的斗争结局,都不象俗语所说的“世事如棋局局新”那样轻巧。
不管怎样,历史的可能性还是有限的。尤其是在某一个具体的史实上,比如楚汉相争。
即使项羽过了乌江,又能怎样呢?我想中国的历史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项羽最想做到的只是延长诸侯割据局面的时间。在那个具体的历史年代里,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水平以及由此形成的种种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限定了太多的可能性。
历史上,往往是外来的军事力量和异质的文化力量,才会对一个国家的历史产生结构性的影响,或由刺激引向发展,或由刺激导致禁锢。
时不利兮骓不逝啊。在结束本文之前,请允许我再做一回非娱乐性的假设吧。假如项羽真的过了乌江,我最希望的结局是这样的:后人在史书里只能加上一句:“越江而遁,寻无果,唯遗诗数卷焉。太史公《项羽本纪》遂将之齐录于传后”。也就是说,我想让本文第三节的大部分假设都能成立。
在心灵空闲之时,遥想到古代的一位政治不正确的军事奇才,竟成了一枝会思想的芦苇,那该是一桩多么美好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