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
2014年6-7月,不少人的社交网站页面都被《小苹果》频频“刷屏”,商场广播、手机铃声、广场舞伴奏曲,也都充斥着这首“神曲”的旋律。李小璐等明星和众多网友模仿唱跳《小苹果》的网络视频,已有近2000个,其中一个伴着《小苹果》旋律起舞的“快闪”活动视频,点击量超过3000万次。《小苹果》还迅速挤占各大音乐排行榜榜首,大有重现当年《江南style》风靡中国的场面 。
【相关事件】
1、据媒体报道,自广场舞风靡都市以来,不少城市相继爆发大量的广场舞负能量,北京有人曾朝天鸣枪、放藏獒驱赶,武汉大妈遭泼粪,宁波居民碎酒瓶抗议,石家庄居民不堪忍受广场舞噪音准备搬家,写投诉信、扔死老鼠、打110报警等等。面对广场舞噪音扰民问题,各地“高招”频出。
2、自2014年始,中国出现大量网络哄客,他们称权倾朝野者为干爹、名动江湖者为岳父(韩寒)、金富天下者为老公(王思聪),创造出“国民岳父”、“国民老公”等等新名词。
3、《人再囧途之泰囧》是一部由光线影业出品,徐峥首次自编、自导、自演,的喜剧电影。讲述了徐朗、高博、王宝三人跨出国门远赴泰国,一路遭遇“敌人”狙击,上演泰国冒险传奇的故事。影片于2012年12月1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创造华语片首周票房纪录。
4、赵本山是近年来一个重要的流行文化现象,他的成功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电视和他的小品。分析其走红的一个简单的观点是将这种成功归因于赵本山利用其外表的特征,通过自我丑化哗众取宠来吸引观众。受欢迎的主要来源是对社会中的一个弱势阶层的夸张刻画——农民,是作为一个被看的对象来满足观众的控制欲和优越感。
【概念解读】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叛》一书中。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大众文化具有以下属性:属性的商品化、传播的媒介化、制作的标准化、审美的日常化、形式的娱乐化、趣味的时尚化。
罗森贝格认为大众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单调、平淡、庸俗,以及容易在富裕生活中产生的诱惑和孤独感。大众文化往往通过大众化媒体(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来传播和表现,尽管这种文化暂时克服了人们在现实中的茫然和孤独感以及生存的危机感,但它也很可能大大降低了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从而在长远的历史中加深人们的异化。
大众文化理论滋养的土壤是现代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伴随高科技生产而呈现纷繁的物质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是现象,不是文化本身;文化是精神产品,不是具体的物质。工业化生产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即提供丰富的生活物质,文化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高级需求,即精神提升和美的建构,亦即人类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实现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大众文化的倡导者显然忽略了这个简单的事实。社会生产所追求的是物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尽可能为人类提供纷繁复杂的消费构成。大众文化的平面化、批量复制是以消解文化个性和创造性为目的的,物质追求的丰富多样性与文化追求的简单标准化显然构成了一个人类生存的悖论。
【讨论话题】
“大众文化”的流行似有不可挡之势,可谓“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对如此繁荣着的“大众文化”你是如何看待的?可以谈谈自己对“大众文化”的看法,也可以针对其中一则事例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关评论】
★神州大地再度刮起“神曲”风,而受众广泛的“神曲现象”却不是一天炼成的。事实上,像《小苹果》这样有如“魔音穿耳”的国产“神曲”,早在20多年前就已横行大陆。《你潇洒,我漂亮》《舞女泪》等都是名噪一时的经典,《纤夫的爱》《大花轿》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流行音乐民族风的雏形。今天的各路“神曲”是他们的衣钵弟子,一笑一颦尽得真传。
“神曲”为什么这么红?歌词接地气、朗朗上口、节奏百搭、跳舞动作简单易学……“神曲”爆红固然遵循音乐流行的内在逻辑,但其紧扣社会心理,大众化、草根化的特点,其实也助推了自身的风靡。很大程度上,“神曲”表现出来的“土”与“俗”,既极大地迎合了公众审美的世俗化,以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与特定时代下的公众心理暗合。
尽管我们很难说“神曲”有多么高的艺术水准,对于“神曲”流行是否拉低了国人的流行音乐审美水平,也难有直接的判定,但可以肯定的是,“神曲”的存在与风靡,的确唤醒了一群长期被忽略和被隐藏的底层乐迷群体。这些生活在城乡的民众,早期一度缺乏现代娱乐生活,而“神曲”的出现,恰恰填补了他们精神需求的空白。正是这一群体,构成了“神曲”广泛的受众基础,并最终推动“神曲”这一音乐模式从乡村走向城市。
每个年代的“神曲”都包含有某个时期的社会心理、情感及文化因素,“神曲”之所以能引发大众共鸣,很多时候也是因为它描述了一种更为朴实的生活和生命体验,并用一种更为简洁通俗的方式直击受众内心。其表达方式,虽然直接却不粗暴,少了点绕弯,却也不乏自娱自乐的精神。因此,我们可以说,“神曲”现象的流行,也是大众文化的流行。其艺术价值谈不上多高,但客观说来,它的商业化和世俗化抹平了文化特权、垄断、偶像,拓宽了当下社会的文化宽容度,在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发出了草根文化的声音。
——光明日报《“神曲”发出了草根文化之音》
★大众文化与传统的民间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民间文化是生活世界的自觉表达,民间歌谣、舞蹈、庙会、节日庆典、民间工艺等表现了感性生活的特质。大众文化是一种无根基的大街文化,是现代社会职业文化人制作与推销的结果。电影、电视、摄影、MTV、流行杂志、网络、广告、时装、五光十色的商店,通过声色的晕眩,将你置入虚拟的真实。大众文化的传达与控制方式主要是图像与声音,但它们完全丧失了传统造型艺术与音乐的个性特质,而成为程式化、平面化的意义符码,它拒绝接受者的期待与想像的参与,割断了人类理解经验的时间维度,而将心灵的意义当作当下的在场来展示。大众文化追求的是意义上的真实,而不是真理,它将文化的自我理解变成了自我观照。本亚明就指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失去了神圣的辉光,而越来越适于日常的展示,以满足大众贴近、分享和占有对象的欲望。在这种虚拟的真实中,自我观照越逼真,自我就越迷失。
大众文化越来越丧失了精英文化的理想性与批判性,因为它吞噬了语言的对话与反思。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核心表征,浓缩着一个民族的神话与历史记忆。对于声音和图像而言,语言是批判的、理想的,是文化的象牙塔。它是意义的牢笼,也是精神的家园。但是,大众文化真的将语言变成了德里达所颂扬的解构意义的文字。它不再返回意义的源头,而是加入了符码的游戏。在网络上它是流动的文字,在流行杂志与广告中它是沉默的文字。文字作为信息的符码,它与声音、图像一起引诱和塑造着虚拟生活,虽然苍白,但也是帮凶。甚至,对于虚拟的真实的塑造,语言完全可能是多余的。G.D.利维斯在三十年代就担心,随着大众文化的流行,诗歌、戏剧、小说、哲学、历史的阅读公众会逐渐消失。这种忧思在当时多少有些危言耸听,但在今日大众文化的声色世界里,语言活力日见式微已是有目共睹了。
——人民网《大众文化的挑战》
★如果在大众文化的层面上理解,以前大部分普通中国人也是为了消遣才读书。在被称为“文化热”的上世纪80年代,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门庭若市的新华书店和各类书摊,阅读是那个相对匮乏同时也相对悠闲时代的精神消遣。当然,这一时期的全民阅读热潮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即中国人此前刚刚经历了一个文化上的贫瘠时期,人们在读书时大都带着一股生吞活剥“捞回本”的狠劲儿,据说像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这样艰涩的哲学著作都能引起抢购。但这种热情并不专属于阅读,而是一种对精神生活丰富性的渴求,随后以《渴望》为代表的电视连续剧就以新的形式抢占了人们晚饭后的时光。
因此,信息时代所谓的阅读危机多少被夸大了,只不过是新的文化形式和消遣方式取代了传统的读书而已。从整体上看,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了而不是更贫瘠了,获取知识的渠道更方便了而不是更封闭了。书籍的内容是否必须以纸质的形态呈现,抑 或是可以多种手段承载和表达,并不需要那么原教旨主义,关键是要有多样化的选择。对此,我们要有一颗开放的心灵。100多年前,尼采也曾对报纸的出现忧心忡忡,认为这种快速折损的消耗品将会干扰人们对经典阅读的兴趣,后来证明他多虑了。
这么说并不意味着阅读危机不存在,而是说它需要被更清晰地表达。当我们说自己不读书时,意思常常是没有读书的时间或心情,而不是说无书可读,这背后是一种时间焦虑。我们说一个人“有书卷气”,表达的其实是“沉静专注”的意思,这需要时间来涵养,阅读也并非唯一的形式,琴棋书画都有这种功能。而中国社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就逐渐进入了一个加速奔跑的时代,时间成了稀缺资源。尤其到了信息和时间都碎片化的网络时代,“沉静专注”气质类型的人已经如大熊猫般稀缺,人们在不停的快速切换中,表现得像某种焦虑症患者。
因此,阅读危机的实质是,人们由于缺乏以专注阅读为主要形式的精神深呼吸,而陷入被大量信息垃圾围困的心灵缺氧状态。刚看了五分钟电子书,就被弹出的新闻链接吸引了注意力;这一分钟还在为某一公共事件激愤不已,下一分钟可能就因为某个段子开怀大笑。照这个趋势,未来人类的心智结构或将改变,变得像金鱼一样只有7秒钟的记忆。同时,由于缺乏深度的内心体验,网络时代人们的精神气质开始变得雷同。如果说在传统的阅读模式下,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在网络阅读模式下,一个段子在一千个人口中只有一个讲法。
——人民日报《阅读危机是心灵缺氧》
★毫无疑问,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迅速发展繁荣了文化市场,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不同类型的大众文化产品,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这在开阔了人们的文化视野的同时,也使百姓享受到了更多的文化权益。大众文化开启了一个新的公共文化空间,增强了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大众文化丰富了人们的审美世界,使人们的审美需求趋于多元化、审美趣味趋于多样化。
然而,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是否真正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大众文化是一把双刃剑,过度的市场化导向以及利益驱动使得大众文化实践出现了诸多问题,这具体表现为感性欲望的泛化、主体人格的异化和人文精神价值的消解。
首先是感性欲望的泛化。当代大众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无限夸大人的感性欲望,极力放纵人的肉体生命力,无形中降低了人性的品位,它给人类带来瞬间的感官愉悦和满足的同时,却导致心灵的麻木与空虚,甚至导致生存意义的虚无和生存根基的沉沦。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呈现出平庸、浮躁、奢华的特点。感性文化的蔓延导致人们对历史责任与文化传统的淡化,导致了文化的人文含量的流失,这必将会使社会进步缺少恒久的动力。
其次是主体人格的分裂。出现了经济人与道德人、社会人与自然人的对立与冲突。人本身被零散化、空心化、平面化,人们成为忘却记忆、没有深度、拒绝时间、没有历史的平面人。须知当大众文化以大众时尚作为价值追求时,在市场原则的左右下,最流行的时尚必然与人的最原始、最具普遍性的欲望相关联,这必然导致对人的独立自主精神的消解,个人被转化为“大众”,则难以向更高的文化层次提升。
再次是对人文精神价值的消解。大众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像其他任何商品一样,首要的是占有市场、占有消费者,却相应忽略了其内在的品质、价值与意义。大众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以“为大众服务”为借口,不断制造各种畅销的卖点,从而使自己的市场效益最大化,认定最畅销的东西就是最好的东西。而随着人的物欲的膨胀和扩大,手段取代了目的,人的生存根基和价值向度便被消解了。
——人民网《警惕过度市场化剥夺大众的人文诉求》
★贱文化盛行的时代,往往是威权管制日渐严酷的时代。人有求生的本能,为了生存下去,将直立的躯体放低(尊严的象征),对强大之物首先双膝下跪或者匍匐于地,无非是示弱之意:大爷,我比你矮一截,你放过我吧,让我活下去吧。2013年,是互联网贱文化大规模爆发的一年,大量中国网民自称“屌丝”。彼时,著名导演冯小刚对这种鄙贱称呼颇为恼火,发微博直接指斥,却受到屌丝群体的激烈反击。屌丝们认为一向颇有幽默感的冯导丧失了幽默感,应该被时代所抛弃。但“屌丝”一词,在表达自嘲与不满的话语之路上,已经走的太远。它已经不是话语的反讽,而是反讽过度之后的自残。
我们仔细回顾一下2013年的互联网,便会发觉,自称屌丝与国民干爹,几乎是同一时间出现的事物。然而,媒体对这个艳帜高扬的贱文化首席词汇毫无警觉,甚至大张旗鼓的四处传扬。2013年,是文化溃败最为严重的一年。恰恰是这一年,贱客们积累了若干年的贱文化意识形态,从隐学走向显学,一举击破雅文化、俗文化,从而成为互联网主流文化的生力军。在我看来。2013年是中国互联网文化的分水岭。如果说2013年之前,中国互联网文化还在媚俗与媚雅之间摇摆,2013年之后,则与此二者皆无大关联。公知群体的日渐衰落,使得大量网民的认知进入混乱状况。周星驰影片中只解构不建构的自嘲式娱乐,令他们在“媚贱”之路上一路狂奔,永不驻足。
2014年互联网网民忙着与名流们攀亲认爹的文化现状,是2013年贱文化的延绵与继续。大量在韩寒的微博下高声昵呼“岳父”的男性网民、在王思聪的微博下声声娇唤“老公”的女性网民,无非是2013年那些自称屌丝的同一人群。明目张胆地表达自身对权力、名声、金钱的崇拜感、饥渴感、依附感,对一个自喻为“屌丝”的贱客来说,显然不存在丝毫困难。孟子言所言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中国古典文化中所要求的人之尊严,在此灰飞烟灭、荡然无存。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巨大的人情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往往不是凭借本身的才华、能力、信用、品格等等公平的生活在这个国度,而是依靠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因此,找关系、搞关系、靠关系就成了中国人生存法则的三部曲。贱客们在互联网上找爹认父的举措,除了娱乐之外,无非是将现实生活的里的种种丑恶,复制拷贝进互联网,获得一种虚拟快感。
——凤凰网《跪舔思聪 山呼“岳父”:中国贱民再崛起》
★一种文化的生成是时间积淀的过程。中国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迅速提高到2013年的53%,有的城市规模扩张了几十倍、上百倍,最高的达200多倍。城市化率提高20个百分点,英国用了120年,德国、美国用了80年左右,法国用了上百年,而中国仅用了22年。快速崛起的中国城市,虽然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但还来不及形成自己的文化。一些城市呈现文化荒漠化、碎片化、快餐化、无规则化的特点,这不仅有碍城市成熟发育,妨害城市软件建设,也会殃及城市发展的政治利益。
应以层次构造为着力点。中国城市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及方法论已有诸多文章论述,但对中国城市文化生态的格局问题还少有提及。一个良性的城市文化生态应是“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草根文化”三位一体的“草灌乔型”多元体系。借用林业生态术语,我们把“精英文化”比作直插云天的“乔木”,把“大众文化”比作不高不矮的“灌木”,把“草根文化”比作绿遍山野的“草木”。就像大自然数千万年形成的原始森林中的生态环境系统,草木、灌木、乔木融为一体,三者共生共荣,不分高低贵贱,都是其中的一员。不同层次互为因果,彼此照应,才使其生生不息,从而造就至今让人类无法破解的大森林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之谜。因此,用生态学的原理打造城市文化应是当代中国城市文化建设方向性、目标性的着力点。
城市文化“靶向”偏差。综观当今我国城市文化建构,令人忧心的是,许多城市不惜人力、物力、财力,高薪延揽世界级大师设计的“高大上”的形象工程,投资数亿甚至数十亿的高档影剧院、音乐厅、山水实景演出等屡见不鲜,其奢华气派世所罕有,新奇怪诞堪称一绝。这些已达极致的“阳春白雪”行为,用学者王列生的话说,“一开始就没有面对社会基本文化诉求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和靶向,而是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支配下热衷于各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标志工程、速效工程,热衷于文化建设中的权力意志所决定的随机虚拟指标以及对这些指标的政绩验收。”一些文化建筑建好后,门前冷落,入不敷出已成常态,不要说正常的维护费用无力筹措,有不少连水电费交起来都十分困难。
在一些人看来,只有标志性文化建筑才是主流文化的代表,才是中国人才能的显现,借此才能在世界文化发展中傲视群雄。在这种荒唐理念的驱使下,本来就投入不足的城市文化建设过多地向精英文化倾斜,嗷嗷待哺的大众文化、草根文化却无米下锅。难怪坊间戏称今天的一些城市文化是“领导的文化”“富豪的文化”“洋人的文化”。
“人化”和“化人”是关键。从风靡全国的大妈广场舞,毁誉参半;到徐州街头的万人集体暴走,评价不一;再到农民工业余时间四处游荡,无可奈何,这其中透露出的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城市文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尖锐矛盾,城市没有提供更多可以选择的文化活动方式,他们只好千人一面、万众齐趋地参与某项单调的活动。那些高不可及的一流歌剧院、音乐厅,那些交响乐、芭蕾舞、歌剧,票价都高得吓人,大众看不起,也不愿看,他们需要的是适合普通百姓消费的平民文化,尤其是那些参与式、体验式的自娱自乐文化。
基于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的理念,务必树立适合平民消费的健康有益的大众文化、草根文化的观念,这才是一个城市的主流文化、主体文化和主导文化。一个城市的文化是所有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共同创造的,每个人既是文化的消费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集聚城市的人来自天南地北,每个人都承载着不同的家族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各种文化在互相冲撞中融合,在融合中统一,在统一中升华,这就是“人化”的过程;然后再按照升华后的文化范式,约束规范来到这个城市生活的所有人,这就是“化人”的过程。城市文化有极强的包容性和巨大的同化力。每个人在他所生活的城市里既消费着既往的城市文化,也为这个城市的文化发展默默创造着、贡献着。如果忽视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将是没有价值的。培养一个城市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参与度和归属感,是一个城市凝聚向心力的根本途径和关键举措。
——人民网《当下城市文化中荒唐的“高大上”》
2014年6-7月,不少人的社交网站页面都被《小苹果》频频“刷屏”,商场广播、手机铃声、广场舞伴奏曲,也都充斥着这首“神曲”的旋律。李小璐等明星和众多网友模仿唱跳《小苹果》的网络视频,已有近2000个,其中一个伴着《小苹果》旋律起舞的“快闪”活动视频,点击量超过3000万次。《小苹果》还迅速挤占各大音乐排行榜榜首,大有重现当年《江南style》风靡中国的场面 。
【相关事件】
1、据媒体报道,自广场舞风靡都市以来,不少城市相继爆发大量的广场舞负能量,北京有人曾朝天鸣枪、放藏獒驱赶,武汉大妈遭泼粪,宁波居民碎酒瓶抗议,石家庄居民不堪忍受广场舞噪音准备搬家,写投诉信、扔死老鼠、打110报警等等。面对广场舞噪音扰民问题,各地“高招”频出。
2、自2014年始,中国出现大量网络哄客,他们称权倾朝野者为干爹、名动江湖者为岳父(韩寒)、金富天下者为老公(王思聪),创造出“国民岳父”、“国民老公”等等新名词。
3、《人再囧途之泰囧》是一部由光线影业出品,徐峥首次自编、自导、自演,的喜剧电影。讲述了徐朗、高博、王宝三人跨出国门远赴泰国,一路遭遇“敌人”狙击,上演泰国冒险传奇的故事。影片于2012年12月1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创造华语片首周票房纪录。
4、赵本山是近年来一个重要的流行文化现象,他的成功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电视和他的小品。分析其走红的一个简单的观点是将这种成功归因于赵本山利用其外表的特征,通过自我丑化哗众取宠来吸引观众。受欢迎的主要来源是对社会中的一个弱势阶层的夸张刻画——农民,是作为一个被看的对象来满足观众的控制欲和优越感。
【概念解读】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叛》一书中。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大众文化具有以下属性:属性的商品化、传播的媒介化、制作的标准化、审美的日常化、形式的娱乐化、趣味的时尚化。
罗森贝格认为大众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单调、平淡、庸俗,以及容易在富裕生活中产生的诱惑和孤独感。大众文化往往通过大众化媒体(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来传播和表现,尽管这种文化暂时克服了人们在现实中的茫然和孤独感以及生存的危机感,但它也很可能大大降低了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从而在长远的历史中加深人们的异化。
大众文化理论滋养的土壤是现代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伴随高科技生产而呈现纷繁的物质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是现象,不是文化本身;文化是精神产品,不是具体的物质。工业化生产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即提供丰富的生活物质,文化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高级需求,即精神提升和美的建构,亦即人类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实现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大众文化的倡导者显然忽略了这个简单的事实。社会生产所追求的是物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尽可能为人类提供纷繁复杂的消费构成。大众文化的平面化、批量复制是以消解文化个性和创造性为目的的,物质追求的丰富多样性与文化追求的简单标准化显然构成了一个人类生存的悖论。
【讨论话题】
“大众文化”的流行似有不可挡之势,可谓“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对如此繁荣着的“大众文化”你是如何看待的?可以谈谈自己对“大众文化”的看法,也可以针对其中一则事例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关评论】
★神州大地再度刮起“神曲”风,而受众广泛的“神曲现象”却不是一天炼成的。事实上,像《小苹果》这样有如“魔音穿耳”的国产“神曲”,早在20多年前就已横行大陆。《你潇洒,我漂亮》《舞女泪》等都是名噪一时的经典,《纤夫的爱》《大花轿》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流行音乐民族风的雏形。今天的各路“神曲”是他们的衣钵弟子,一笑一颦尽得真传。
“神曲”为什么这么红?歌词接地气、朗朗上口、节奏百搭、跳舞动作简单易学……“神曲”爆红固然遵循音乐流行的内在逻辑,但其紧扣社会心理,大众化、草根化的特点,其实也助推了自身的风靡。很大程度上,“神曲”表现出来的“土”与“俗”,既极大地迎合了公众审美的世俗化,以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与特定时代下的公众心理暗合。
尽管我们很难说“神曲”有多么高的艺术水准,对于“神曲”流行是否拉低了国人的流行音乐审美水平,也难有直接的判定,但可以肯定的是,“神曲”的存在与风靡,的确唤醒了一群长期被忽略和被隐藏的底层乐迷群体。这些生活在城乡的民众,早期一度缺乏现代娱乐生活,而“神曲”的出现,恰恰填补了他们精神需求的空白。正是这一群体,构成了“神曲”广泛的受众基础,并最终推动“神曲”这一音乐模式从乡村走向城市。
每个年代的“神曲”都包含有某个时期的社会心理、情感及文化因素,“神曲”之所以能引发大众共鸣,很多时候也是因为它描述了一种更为朴实的生活和生命体验,并用一种更为简洁通俗的方式直击受众内心。其表达方式,虽然直接却不粗暴,少了点绕弯,却也不乏自娱自乐的精神。因此,我们可以说,“神曲”现象的流行,也是大众文化的流行。其艺术价值谈不上多高,但客观说来,它的商业化和世俗化抹平了文化特权、垄断、偶像,拓宽了当下社会的文化宽容度,在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发出了草根文化的声音。
——光明日报《“神曲”发出了草根文化之音》
★大众文化与传统的民间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民间文化是生活世界的自觉表达,民间歌谣、舞蹈、庙会、节日庆典、民间工艺等表现了感性生活的特质。大众文化是一种无根基的大街文化,是现代社会职业文化人制作与推销的结果。电影、电视、摄影、MTV、流行杂志、网络、广告、时装、五光十色的商店,通过声色的晕眩,将你置入虚拟的真实。大众文化的传达与控制方式主要是图像与声音,但它们完全丧失了传统造型艺术与音乐的个性特质,而成为程式化、平面化的意义符码,它拒绝接受者的期待与想像的参与,割断了人类理解经验的时间维度,而将心灵的意义当作当下的在场来展示。大众文化追求的是意义上的真实,而不是真理,它将文化的自我理解变成了自我观照。本亚明就指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失去了神圣的辉光,而越来越适于日常的展示,以满足大众贴近、分享和占有对象的欲望。在这种虚拟的真实中,自我观照越逼真,自我就越迷失。
大众文化越来越丧失了精英文化的理想性与批判性,因为它吞噬了语言的对话与反思。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核心表征,浓缩着一个民族的神话与历史记忆。对于声音和图像而言,语言是批判的、理想的,是文化的象牙塔。它是意义的牢笼,也是精神的家园。但是,大众文化真的将语言变成了德里达所颂扬的解构意义的文字。它不再返回意义的源头,而是加入了符码的游戏。在网络上它是流动的文字,在流行杂志与广告中它是沉默的文字。文字作为信息的符码,它与声音、图像一起引诱和塑造着虚拟生活,虽然苍白,但也是帮凶。甚至,对于虚拟的真实的塑造,语言完全可能是多余的。G.D.利维斯在三十年代就担心,随着大众文化的流行,诗歌、戏剧、小说、哲学、历史的阅读公众会逐渐消失。这种忧思在当时多少有些危言耸听,但在今日大众文化的声色世界里,语言活力日见式微已是有目共睹了。
——人民网《大众文化的挑战》
★如果在大众文化的层面上理解,以前大部分普通中国人也是为了消遣才读书。在被称为“文化热”的上世纪80年代,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门庭若市的新华书店和各类书摊,阅读是那个相对匮乏同时也相对悠闲时代的精神消遣。当然,这一时期的全民阅读热潮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即中国人此前刚刚经历了一个文化上的贫瘠时期,人们在读书时大都带着一股生吞活剥“捞回本”的狠劲儿,据说像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这样艰涩的哲学著作都能引起抢购。但这种热情并不专属于阅读,而是一种对精神生活丰富性的渴求,随后以《渴望》为代表的电视连续剧就以新的形式抢占了人们晚饭后的时光。
因此,信息时代所谓的阅读危机多少被夸大了,只不过是新的文化形式和消遣方式取代了传统的读书而已。从整体上看,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了而不是更贫瘠了,获取知识的渠道更方便了而不是更封闭了。书籍的内容是否必须以纸质的形态呈现,抑 或是可以多种手段承载和表达,并不需要那么原教旨主义,关键是要有多样化的选择。对此,我们要有一颗开放的心灵。100多年前,尼采也曾对报纸的出现忧心忡忡,认为这种快速折损的消耗品将会干扰人们对经典阅读的兴趣,后来证明他多虑了。
这么说并不意味着阅读危机不存在,而是说它需要被更清晰地表达。当我们说自己不读书时,意思常常是没有读书的时间或心情,而不是说无书可读,这背后是一种时间焦虑。我们说一个人“有书卷气”,表达的其实是“沉静专注”的意思,这需要时间来涵养,阅读也并非唯一的形式,琴棋书画都有这种功能。而中国社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就逐渐进入了一个加速奔跑的时代,时间成了稀缺资源。尤其到了信息和时间都碎片化的网络时代,“沉静专注”气质类型的人已经如大熊猫般稀缺,人们在不停的快速切换中,表现得像某种焦虑症患者。
因此,阅读危机的实质是,人们由于缺乏以专注阅读为主要形式的精神深呼吸,而陷入被大量信息垃圾围困的心灵缺氧状态。刚看了五分钟电子书,就被弹出的新闻链接吸引了注意力;这一分钟还在为某一公共事件激愤不已,下一分钟可能就因为某个段子开怀大笑。照这个趋势,未来人类的心智结构或将改变,变得像金鱼一样只有7秒钟的记忆。同时,由于缺乏深度的内心体验,网络时代人们的精神气质开始变得雷同。如果说在传统的阅读模式下,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在网络阅读模式下,一个段子在一千个人口中只有一个讲法。
——人民日报《阅读危机是心灵缺氧》
★毫无疑问,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迅速发展繁荣了文化市场,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不同类型的大众文化产品,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这在开阔了人们的文化视野的同时,也使百姓享受到了更多的文化权益。大众文化开启了一个新的公共文化空间,增强了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大众文化丰富了人们的审美世界,使人们的审美需求趋于多元化、审美趣味趋于多样化。
然而,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是否真正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大众文化是一把双刃剑,过度的市场化导向以及利益驱动使得大众文化实践出现了诸多问题,这具体表现为感性欲望的泛化、主体人格的异化和人文精神价值的消解。
首先是感性欲望的泛化。当代大众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无限夸大人的感性欲望,极力放纵人的肉体生命力,无形中降低了人性的品位,它给人类带来瞬间的感官愉悦和满足的同时,却导致心灵的麻木与空虚,甚至导致生存意义的虚无和生存根基的沉沦。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呈现出平庸、浮躁、奢华的特点。感性文化的蔓延导致人们对历史责任与文化传统的淡化,导致了文化的人文含量的流失,这必将会使社会进步缺少恒久的动力。
其次是主体人格的分裂。出现了经济人与道德人、社会人与自然人的对立与冲突。人本身被零散化、空心化、平面化,人们成为忘却记忆、没有深度、拒绝时间、没有历史的平面人。须知当大众文化以大众时尚作为价值追求时,在市场原则的左右下,最流行的时尚必然与人的最原始、最具普遍性的欲望相关联,这必然导致对人的独立自主精神的消解,个人被转化为“大众”,则难以向更高的文化层次提升。
再次是对人文精神价值的消解。大众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像其他任何商品一样,首要的是占有市场、占有消费者,却相应忽略了其内在的品质、价值与意义。大众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以“为大众服务”为借口,不断制造各种畅销的卖点,从而使自己的市场效益最大化,认定最畅销的东西就是最好的东西。而随着人的物欲的膨胀和扩大,手段取代了目的,人的生存根基和价值向度便被消解了。
——人民网《警惕过度市场化剥夺大众的人文诉求》
★贱文化盛行的时代,往往是威权管制日渐严酷的时代。人有求生的本能,为了生存下去,将直立的躯体放低(尊严的象征),对强大之物首先双膝下跪或者匍匐于地,无非是示弱之意:大爷,我比你矮一截,你放过我吧,让我活下去吧。2013年,是互联网贱文化大规模爆发的一年,大量中国网民自称“屌丝”。彼时,著名导演冯小刚对这种鄙贱称呼颇为恼火,发微博直接指斥,却受到屌丝群体的激烈反击。屌丝们认为一向颇有幽默感的冯导丧失了幽默感,应该被时代所抛弃。但“屌丝”一词,在表达自嘲与不满的话语之路上,已经走的太远。它已经不是话语的反讽,而是反讽过度之后的自残。
我们仔细回顾一下2013年的互联网,便会发觉,自称屌丝与国民干爹,几乎是同一时间出现的事物。然而,媒体对这个艳帜高扬的贱文化首席词汇毫无警觉,甚至大张旗鼓的四处传扬。2013年,是文化溃败最为严重的一年。恰恰是这一年,贱客们积累了若干年的贱文化意识形态,从隐学走向显学,一举击破雅文化、俗文化,从而成为互联网主流文化的生力军。在我看来。2013年是中国互联网文化的分水岭。如果说2013年之前,中国互联网文化还在媚俗与媚雅之间摇摆,2013年之后,则与此二者皆无大关联。公知群体的日渐衰落,使得大量网民的认知进入混乱状况。周星驰影片中只解构不建构的自嘲式娱乐,令他们在“媚贱”之路上一路狂奔,永不驻足。
2014年互联网网民忙着与名流们攀亲认爹的文化现状,是2013年贱文化的延绵与继续。大量在韩寒的微博下高声昵呼“岳父”的男性网民、在王思聪的微博下声声娇唤“老公”的女性网民,无非是2013年那些自称屌丝的同一人群。明目张胆地表达自身对权力、名声、金钱的崇拜感、饥渴感、依附感,对一个自喻为“屌丝”的贱客来说,显然不存在丝毫困难。孟子言所言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中国古典文化中所要求的人之尊严,在此灰飞烟灭、荡然无存。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巨大的人情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往往不是凭借本身的才华、能力、信用、品格等等公平的生活在这个国度,而是依靠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因此,找关系、搞关系、靠关系就成了中国人生存法则的三部曲。贱客们在互联网上找爹认父的举措,除了娱乐之外,无非是将现实生活的里的种种丑恶,复制拷贝进互联网,获得一种虚拟快感。
——凤凰网《跪舔思聪 山呼“岳父”:中国贱民再崛起》
★一种文化的生成是时间积淀的过程。中国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迅速提高到2013年的53%,有的城市规模扩张了几十倍、上百倍,最高的达200多倍。城市化率提高20个百分点,英国用了120年,德国、美国用了80年左右,法国用了上百年,而中国仅用了22年。快速崛起的中国城市,虽然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但还来不及形成自己的文化。一些城市呈现文化荒漠化、碎片化、快餐化、无规则化的特点,这不仅有碍城市成熟发育,妨害城市软件建设,也会殃及城市发展的政治利益。
应以层次构造为着力点。中国城市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及方法论已有诸多文章论述,但对中国城市文化生态的格局问题还少有提及。一个良性的城市文化生态应是“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草根文化”三位一体的“草灌乔型”多元体系。借用林业生态术语,我们把“精英文化”比作直插云天的“乔木”,把“大众文化”比作不高不矮的“灌木”,把“草根文化”比作绿遍山野的“草木”。就像大自然数千万年形成的原始森林中的生态环境系统,草木、灌木、乔木融为一体,三者共生共荣,不分高低贵贱,都是其中的一员。不同层次互为因果,彼此照应,才使其生生不息,从而造就至今让人类无法破解的大森林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之谜。因此,用生态学的原理打造城市文化应是当代中国城市文化建设方向性、目标性的着力点。
城市文化“靶向”偏差。综观当今我国城市文化建构,令人忧心的是,许多城市不惜人力、物力、财力,高薪延揽世界级大师设计的“高大上”的形象工程,投资数亿甚至数十亿的高档影剧院、音乐厅、山水实景演出等屡见不鲜,其奢华气派世所罕有,新奇怪诞堪称一绝。这些已达极致的“阳春白雪”行为,用学者王列生的话说,“一开始就没有面对社会基本文化诉求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和靶向,而是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支配下热衷于各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标志工程、速效工程,热衷于文化建设中的权力意志所决定的随机虚拟指标以及对这些指标的政绩验收。”一些文化建筑建好后,门前冷落,入不敷出已成常态,不要说正常的维护费用无力筹措,有不少连水电费交起来都十分困难。
在一些人看来,只有标志性文化建筑才是主流文化的代表,才是中国人才能的显现,借此才能在世界文化发展中傲视群雄。在这种荒唐理念的驱使下,本来就投入不足的城市文化建设过多地向精英文化倾斜,嗷嗷待哺的大众文化、草根文化却无米下锅。难怪坊间戏称今天的一些城市文化是“领导的文化”“富豪的文化”“洋人的文化”。
“人化”和“化人”是关键。从风靡全国的大妈广场舞,毁誉参半;到徐州街头的万人集体暴走,评价不一;再到农民工业余时间四处游荡,无可奈何,这其中透露出的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城市文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尖锐矛盾,城市没有提供更多可以选择的文化活动方式,他们只好千人一面、万众齐趋地参与某项单调的活动。那些高不可及的一流歌剧院、音乐厅,那些交响乐、芭蕾舞、歌剧,票价都高得吓人,大众看不起,也不愿看,他们需要的是适合普通百姓消费的平民文化,尤其是那些参与式、体验式的自娱自乐文化。
基于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的理念,务必树立适合平民消费的健康有益的大众文化、草根文化的观念,这才是一个城市的主流文化、主体文化和主导文化。一个城市的文化是所有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共同创造的,每个人既是文化的消费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集聚城市的人来自天南地北,每个人都承载着不同的家族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各种文化在互相冲撞中融合,在融合中统一,在统一中升华,这就是“人化”的过程;然后再按照升华后的文化范式,约束规范来到这个城市生活的所有人,这就是“化人”的过程。城市文化有极强的包容性和巨大的同化力。每个人在他所生活的城市里既消费着既往的城市文化,也为这个城市的文化发展默默创造着、贡献着。如果忽视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将是没有价值的。培养一个城市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参与度和归属感,是一个城市凝聚向心力的根本途径和关键举措。
——人民网《当下城市文化中荒唐的“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