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大视野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语文大视野

以文解文,文人互观。

请各位同学申请账号时按照要求注明班级座号,非标准格式的用户名将被封号。
请各位同学在原帖回复,不要另起炉灶,以便统计。如果已经另起炉灶的同学,请尽快搬回原楼。近日内会进行“大扫除”。
由于论坛默认字号较小,为了方便各位同学阅读,在编辑帖子时可以先选定要改动字号的内容(即刷黑),然后点击编辑按钮中倒数第四个“双A(字号)”按钮,选择你需要的字号。
系统已更改,若同学们的头像不显示了,请重新设置。

您没有登录。 请登录注册

【推荐阅读】“城市化”那些事

2 posters

向下  留言 [第1页/共1页]

1【推荐阅读】“城市化”那些事 Empty 【推荐阅读】“城市化”那些事 周二 三月 05, 2013 6:14 pm

Admin

Admin
司徒



为什么人们总要那些不需要的东西?


中国城市“标配”

文/金雯
<<新周刊>>第382期





像广场、博物馆这样的中国的“城市标配”,有时是一个指标,有时是城市发展模式的一种体现。它们随着时代变化或增加或升级,有的成为了城市吸引力的考核指数,有的成为急速城市化的体现,有的则成为了城市病的载体。



  每个城市都有标配。


  城市标准配置有时是一个城市的营销案例,邀请大师设计一座歌剧院,通过建筑师作品将全世界的目光都吸引到一座城市;城市标准配置有时也是一个指标,比如一条必须存在又不够合理的自行车道;城市标准配置还是城市发展模式的一种体现,从摊大饼模式到叠筹码模式,城市综合体让人们都挤在高楼里望着远处的绿地,假想田园城市的意境。


  动物园、肯德基、高铁站,或者是广场、礼堂、少年宫……这些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构成了城市的标准配置。它们随着时代的变化或衰败或升级,有的成为了急速城市化的体现,有的成为了城市病的载体,有的成为了城市吸引力的重要来源。



在大城市才有可能体验到只有5%的人喜爱的设施。



   “这里连动物园和肯德基都没有。”


  这是上世纪90年代,一位丈夫说服妻子离开舒适小城市前往大城市生活的理由。他们最终来到了大城市,又过了将近20年,他们所在的大城市有了辉煌的大剧院、便捷的地铁、高铁站、星巴克……但是,当初丈夫说服妻子来到这座城市的动物园已经从市中心搬走了,目前有20多个城市已经或者酝酿动物园搬迁。据说现在的孩子不再喜欢圈养的动物,更喜欢野生状态的动物。


  近10年,中国新建了30多个“野生动物园”。在动物园的原址建起了购物中心,在国外叫shopping mall,中国最著名的shopping mall叫做万达广场,已经在全国开出81家,人们在那里可以看电影、购物、吃饭,消磨一天的时间。当初吸引他们来到大城市的肯德基在2012年的门店数量已突破4000家,已经进入三线城市,不久还会进驻乡镇。


  时间往前推,在这对60后夫妇的少年时代,他们生活在一个更小的城市,城市标准配置带着行政组织色彩,少年宫、礼堂,有时也兼作电影院。当然还有礼堂前一小片空地,一个他们称之为广场的地方。


  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这些地方迅速衰败了。对于很多地方政府来说,维持这些城市标准配置已经成为一种负担,开始慢慢变成游戏室、卡拉OK练歌房、小型超市……经济发展对于小城市改变大大超过了50年代的行政力量。


  但是,当初那位丈夫说服妻子来到大城市的逻辑依然是具有说服力的。再好的音响都比不上在大剧院的现场体验;G字开头的火车总是比K字开头的火车快;三甲医院永远比乡镇医院可靠……这就是大城市的吸引力,在那里能够享受高配置的生活。或者按照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孙施文的说法,在大城市有可能体验到只有5%的人喜爱的设施。



在中国解决城市问题往往选择一种最省事、最直接的方法,当然也可能最不触及根本性问题。



  19世纪的英国,50%的人口只拥有这个国家3%的财产,地铁在伦敦开通时,有效地避免了一个贫富悬殊的国家容易急剧爆发的问题。地铁让贫民继续住在郊外的廉价社区中,同时方便了他们进城为高帅富服务。城市化的重要议题就是发展和更新城市标准配置,通过不断解决问题,让一切能够顺利运转下去。


  在中国,地铁用来标注城市发展的历史节点,媒体都会兴奋地以“城市进入地铁时代”为标题来报道“1号线”的开通。地铁是城市尺度的代表,是“大城市”的标配。2012年,已经有12个中国城市开通了地铁。孙施文说,2010年之后,轨道交通建设热或许是有问题的,但是,必须明确的一点是,中国城市的许多基础设施建设是在“还债”,急速发展使人口迅速增加,当人口不足200万时,修建地铁是没有必要的,但是,当人口达到700万之后才开始修地铁就已经属于滞后了。


  在孙施文看来,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怎么修。中国城市的地铁多数是修建在主干道下面,这样不能做到人车分离,很容易造成路面交通新的拥堵。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将地铁修在离主干道500米左右的次干道下面,但问题是,等到很多城市开始修地铁的时候,主干道周边已经盖满了各种建筑,而最快速也是最省事的方法就是将地铁修在主干道下面。


  就像目前中国城市的很多问题一样,主政者、专业人士知道有问题,也明白某个具体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但是如果真正着手去做,就要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连锁反应。最后,往往选择一种最省事、最直接,当然也可能是最不触及根本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以自行车道为例,作为低碳城市的标准配置,有些城市直接将它放在快车道的旁边。在孙施文看来,这种设置方式十分不科学。骑车人就在机动车旁边,尾气危害严重,还会有交叉口干扰,给交通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从专业角度看,孙施文说,自行车道的设置必须有一个清理道路关系的调查分析,还得有一些制度突破,比如,如何在已经建成的楼盘之间建立起连续的自行车道。上世纪80、90年代修建的居民小区基本是半开放式的,内部的道路与外界是连通的,自行车可以借用小区内部的道路通行。但是目前的中国小区的规划都是孤立的,有门禁、用围墙围起来的,因为不能让楼盘之间的围墙一夜消失,所以,在执行成本的权衡阶段,利用小区内部修建自行车道会在所有城市被否决。毕竟对于很多城市来说,自行车道的设置不过是一个绿色城市的装点,在它不能带来足够经济利益之前,是不会花力气去做的。


  更新城市标准配置也不仅仅是更换。孙施文说,有时候管理和养护才是问题的关键。比如,今年北京7·21特大暴雨造成内涝,有一部分原因是立交桥的机械排水跟不上,在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到来时,排水应急就应该开始了,但是没有。某些地段养护不及时,水泵坏掉了,这就是一个管理问题。


  如今,经历过开发区热、大剧院热、地标建筑热、地铁热、仿古街热、美术馆热、创意园区热,中国城市迎来下一个标准配置热点:城市综合体。


  中国城市中的土地是稀缺资源,现在的土地开发模式则需要从“摊大饼”转换到“叠筹码”。深圳作为中国唯一没有农村的城市,面临的问题便是无地可卖。在今年5月开始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中,规划权被下放到“城中村”,原本势不两立的开发商与村民,现在拥有了共同的利益诉求——如何让手中的地发挥最大的效用,综合了商业、住宅、公共配套的城市综合体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但这也让我们的城市规划产生了新的问题——其中,西安市西咸区提出打造“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但是在综合容积率达到4.0以上,类似于CBD的地方如何制造田园之感?难道在压抑的高层建筑中能远远地望见绿地就是田园城市了吗?





苏州“秋裤门”

  英国RMJM建筑事务所,以苏州水陆古城门为灵感,设计的建筑“东方之门”,被中国网民一眼认作秋裤,双塔连体门式变成了双裤腿低腰式。这座是凯旋门的6倍高的大厦,成了苏州金鸡湖岸的“秋裤门”。

  不能要求公众以建筑设计师的眼光来看待新建筑,面对形象太过拟人化的建筑,他们选择用调侃的方式来表达审美意见。他们把苏州“东方之门”称为“秋裤门”,把杭州奥体博览城称为“比基尼大楼”,把抚顺“生命之环”称为“大铁圈”,进行各种PS。这一方面表达了公众的困惑——他们不知到底什么样的建筑才是好建筑,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中国城市建设的问题——一味追求“让人惊叹的地标性结果”(英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语)。一个建筑好不好,说到底还要看它是否与周边搭配,对公众来说究竟好不好用。


【推荐阅读】“城市化”那些事 Img20120928101949035



由Admin于周六 八月 31, 2013 7:24 am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2次

https://yuwen.catsboard.com

无声起舞 05 班副

无声起舞 05 班副
司徒

沙发

无声起舞 05 班副

无声起舞 05 班副
司徒

板凳

无声起舞 05 班副

无声起舞 05 班副
司徒

地板

无声起舞 05 班副

无声起舞 05 班副
司徒

地下室

返回页首  留言 [第1页/共1页]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