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的孤独
文/胡尧熙
<<新周刊>>第382期
文/胡尧熙
<<新周刊>>第382期
过去评价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是否顺畅通达,可以数他的饭局次数,现在可以数他的微博粉丝数和微信好友数。
9月26日,微信的用户数量突破了2亿大关,很久没有露面的马化腾亲自宣布了这一消息。微信对腾讯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今天的腾讯看起来很开放,它开放了应用平台,引入第三方开发者,愿意和视频网站建立合作,但什么都可以开放,只有用户的社会关系是不能开放的,它是腾讯发展的磐石,没有它,腾讯什么都不是。因此,马化腾愿意全力以赴去拓展QQ之外的用户社会关系,漂流瓶、朋友圈、校友录都是失败的案例,直到微信的出现,它成了QQ之外唯一真正大规模获取更多新用户社会关系的腾讯产品。
以上这些是微信对于腾讯的意义,那微信对于用户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你是2亿名用户之一,你至少可以说一句,我也许没有朋友,但我的手机里有大把网友。和其他社交媒体一样,微信的好处显而易见,你随时随地都能通过它找到谈话对象。微信规模的扩张意味着用户的交友成功几率也在增长,方圆两公里以内,每个有真实头像的ID都在等待你打一声招呼,然后彼此有机会聊得水乳交融。微信会在界面上提醒你,放下手机,去和朋友们聚聚吧,但如果你是它的重度用户,你真的分得清和你说话的是朋友还是网友,这二者的区别对你而言还有意义?
你动动指尖就可以关注或删除一个好友,一切在于你的意愿,这是最没有风险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至少在表面上是曾经简单过的,你有朋友,男朋友或者女朋友,有父母、小孩、同事、房东。现在,由于社交媒体的存在,这些关系都要靠边站了,和你说话最多的有可能是陌生人。
你和这些陌生人有一种类似朋友的关系,你们最初是在微信、微博、开心网上认识的。至于认识的原因?大家都不记得了。你们现在一天要有几次的互动,或者发图片告诉对方自己今天吃了酸菜鱼,或者转发一条微博评论时事,彼此都觉得对方和自己的关系比一般的网友更亲密,所以互称朋友。这个称谓也很奇怪,因为你不一定知道对方的真名、职业和背景,但你仍然盼望每天能和他互动。简而言之,你们很像互联网时代的笔友。
这就是社交媒体带来的最大改变,每个用户会多出很多“疑似朋友”,但社交媒体出现之前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在它出现之后被解决的几率也很小。你不会在微信上和远方的父母聊上一个小时,如果过去你们的关系平淡如水,社交媒体不会让你们变得更亲密;你也不会在微博上公开和人讨论私人问题,除非你是有名的大V,觉得4亿微博用户都会对你的故事发生兴趣,当然,你可以发私信约饭,但其实一条短信就能搞定,不用出动社交媒体。
有诸多的有用,也有诸多的无用,我们为什么还会群起而上地使用社交媒体,看着它的用户数每天增长,同时也把自己的个人资料纳入它的数据库?参与感起码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你不喜欢凑同事的饭局,但如果没有收到邀请,会觉得自己有被边缘化的嫌疑,你也不喜欢微博,但身边人都开博播报自己的每顿菜单了,有人还加了V,你不开一个会很不合群。过去评价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是否顺畅通达,可以数他的饭局次数,现在可以数他的微博粉丝数和微信好友数。即便这种人际关系只存在于网络上,缺乏现实基础和可持续性,那又怎样,这是社交媒体的优点之一,你动动指尖就可以关注或删除一个好友,一切在于你的意愿,最没有风险的人际关系就是这样诞生的。
“六度人脉”的理论流行了很多年,但现在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的间隔只剩下网络信号。
美国人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说过:“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六度人脉”的理论流行了很多年,现在也终于可以寿终正寝了。潘石屹在微博上,杨幂在微信上,奥巴马在推特上,西班牙国家队的主力都在Facebook上,他们和你之间的间隔只剩下网络信号了。不用WiFi,只要有GPRS,你也能发条推特警告奥巴马不要介入钓鱼岛争端,前提是你会翻墙。
任何事情都是双向的,网线能把你牵引到另一个人的手机里,同样也能把他牵引到你的屏幕上。网络无限大,沟通无国界,只是大家都多少需要付出一点隐私代价,连你在当当网上买本书,你的阅读喜好都会被用作数据分析。这多少说明,现在的大部分网站都或多或少地拥有社交媒体的某些特质,所以亚马逊才会耗巨资收购IMDB,后者是美国的豆瓣网,大批网民聚在上面评论电影,并为它们打分,这些评论和分数都会成为亚马逊销售策略的重要参考数据。Web2.0时代,你的每一条个人数据都可能成为商业世界的助推力,还有什么比社交媒体更能网罗如此多的个人数据?连谷歌都开始进入社交媒体领域了,无论你喜不喜欢,现在就是社交媒体的时代。
但有些事情会因为社交媒体而变得怪异,现在人人都讲求合作,动不动就能搬出维基经济学,大部分的创意都不再是独立思考的结果,而是合作的产物,这在一方面是好事,说明了集体智慧的可贵,也说明了我们仍然是善于沟通的动物。另一方面,一些沟通变得匪夷所思,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雪莉·图克尔在《一起孤独》中描述一个故事:她亲眼看到一个人怒不可遏地给朋友打电话:“不要在电话里说你很抱歉,这不是道歉,你得到Facebook上去把你的状态更新成‘道歉’。”连道歉都要依靠一台服务器或者一个界面了,你对社交媒体有何感想?
无论怎样,社交媒体的汹涌是大势所趋,Facebook的股票跌得很惨,但它一定会升回来。你要么在浏览朋友的菜单和自拍照,要么在看意见领袖的微博,总之你活在众声喧哗的互联网里,至于这是不是孤独的喧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会。
由Admin于周六 八月 31, 2013 6:57 am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1次